bet356体育在线育|首页欢迎您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

“升级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水平”——bet356体育在线育开展教研活动

为了推进bet356体育在线育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浓厚学校科研氛围,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2021年4月7日,由周显春老师组织的教学研讨会于书新四号楼四楼会议室召开。 周显春老师从四个部分——教学质量及评估、计算机设计大赛相关事宜、实验环境建设、紧跟学院科研的步伐与方向进行全方面的讲述。首先,周显春老师提出,所有任教老师应当对教师评估引起重视,使该门学科的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同步,提高教学水平,可通过网站、公共平台将项目转化为案例,再将编写的教学案例应用于课堂,使得教学上的科研成果得以体现。接着对关于计算机设计大赛相关事宜做出了要求,该比赛不仅要做出创意更要体现出学院的高水平,在教育同学们学好知识的同时,要站在一定高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科技人才。 在会议中,周显春老师就学生自主学习性差、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与在座的老师们进行商讨。多位老师踊跃发言,提出学生学习无反馈、作业存在一系列问题、课后需要加强学习巩固等众多问题进行谈论并谋求解决方法,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探索创新的精神。 接着,梁志勇老师对《高级云计算》这门学科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案与见解。梁老师首先提出了责任制教学方法,从最底层搭建云计算,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对于学业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学习时的强项和弱点也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此次教学会议不仅将教学工作进行了统一的部署,而且针对教学体系的长远发展进行了研讨,明确了教学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方向和计划,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协同与联动。 编辑:高露轩 摄影:赵鑫玮

学校领导带队赴吉利集团走访调研

为响应陆丹校长关于产教融合发展精神,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双方优势及高等教育,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功能,更好的为社会、为培养符合智能物流、工业互联网企业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大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多空间。3月17日—18日,在我校执行校长刘开南教授的带领下,我院执行院长杨涛教授、院长助理刘小飞副教授、大数据专业主任周显春副教授,赴吉利商用车集团(杭州)、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成都领克汽车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图1调研人员在杭州湾吉利研究院合影 (左:刘小飞副教授,中:杨涛教授,右:周显春副教授) 3月17日上午,调研组进入新一代新能源智能化商用车实验室与一线技术人员交流,了解涵盖客车、轻卡、LCV、皮卡、重卡等系列的纯电动和增程式e-GAPF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城市商用车产品,以及以甲醇清洁能源和换电技术的电驱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公路商用车产品,听取了吉利商用车集团对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知识、技能要求及具有原创新能力人才的渴求。 图2 在吉利商用车集团(杭州)座谈 3月17日下午,在吉利研究院智能车间实地参观后在会议室座谈。执行校长刘开南教授,信智学院执行院长杨涛教授,院长助理刘小飞副教授,周显春副教授等和丁华资深总工程师、于兴林总监、康竞然大数据技术负责人等一线技术人员对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三亚学院学生实习等达成了初步意向。会后,还与在吉利汽车研究总院实习的三亚学院的部分学生面对面交流,着力解决了他们在实习、毕业答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图3 调研小组在杭州湾吉利研究院座谈 3月18日,参观了领克汽车成都工厂,亲身体验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场景。该工厂被称为“无人工厂”,全厂配备了629台机器人,317台AGV小车,具有高度自动化,可实现高效低耗生产;在整车生产过程中,940台自动化设备及385台工位进行终端联络,3500个关键质量点均进行信息采集管理,通过大数据记录分析,实现一车一档质量信息精准追溯。 图4调研小组在成都领克汽车有限公司门前合影 图5 在成都领克汽车有限公司实地考察 产教融合发展不仅是三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着力点,也是学校抢抓机遇不断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关键发力点的。以《调研方案》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调研。以杭州、重庆、宁波为重点;以智能制造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为重点,兼顾领克、商用汽车、研究院。根据企业岗位要求,结合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职业发展需求,适应行业企业对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行业专家意见及建议,明确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为这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修订提供依据。而且,双方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开拓眼界,切实的解决了一批在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基于本次成功的交流经历,双方都准备在今后更多地开展类似的交流活动,扩大交流范围,深入交流主题,落实交流成果,此次调研推进了三亚学院与吉利集团的深度产教融合。

我院教师参加 “海南省一流课程建设与应用研讨会”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建设海南省特色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推动海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和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切实提高课程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2020年12月25日下午,由海南省教育厅高教处主办,超星集团承办的“海南省一流课程建设与应用研讨会”于澄迈召开。会议由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梁广主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苏永光为本次会议致辞,学院刘小飞院长助理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邀请国内高校课程建设管理人员、一流课程申报与研究方面的专家以及超星集团课程总监等,结合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总结一流课程建设相关经验,分享教育技术应用成果,共同探讨本科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 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森教授在会议上介绍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概况和历程,并总结出一流课程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之后的课程建设方向作出现实启示。超星集团课程总监孔鑫凯介绍了超星智慧教学系统,以及超星对金课建设的一些探索和实践,最后就基于一平三端的一流课程打造推荐了相关核心功能。福建农林大学教学名师吴旭平老师首先阐述了一流课程的含义和标准,并结合乐龄休闲活动、“三下乡”活动等社会福利和社会实践活动,对一流课程的建设历程与实施设计作了主题报告。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张丽娜教授阐述了一流课程的理念和对于一流课程申报的理解,就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情况结合教学实践作了详细报告。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有助于加强我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课程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围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OBE教学导向,在今后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力量将更加明显,因此所有的课程都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为建设不同领域的一流本科课程做好准备。

我院教师参加教育部双创导师培训

为了学习省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经验,更好地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由我个人申请,学院同意,于2018年8月14日至8月17日期间在内蒙古海拉尔参加了全国创新创业教育“2035”培养工程暨《双创导师》师资高级研修班。 本次培训班由全国高校教师教育服务中心、北京中青双创教育科技院主办,旨在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师资水平,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指导能力。培训内容主要为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训、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育与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 高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应起到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的作用。通过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解读,明确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九大任务,并以此为指导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同时理顺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理解创业是创新的动力、载体及价值实现,理解创业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导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课程体系及第二课堂的构建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以及有深度的思考能力,积累创新创业知识,熏陶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通过实践教学、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锻炼。逐步实现“建立意识—训练方法—培养能力—创业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